上海铝业行业协会主办 中国铝业网协办
网站宣传联系 0571-89937588 把上海铝业行业协会办成全国一流的行业协会 0571-89937588
首页 > 国内新闻 > 百余浙江民企获签百亿...

百余浙江民企获签百亿浙港合作项目

     2010香港·浙江周“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高峰论坛”13日隆重举行

    ● 浙江民营企业首次大规模组团赴港谋求国际化发展

    ●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寄语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瞄准国际化,学习香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 “卓越华商民企新锐”榜单揭晓,浙江企业家上榜超半数

    ● 浙江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培训工程正式启动

    ● 首份《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揭示浙江民企的国际化发展态势

    今天(1月13日)从正在香港举行的2010香港·浙江周——“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高峰论坛”上获悉,浙港两地经贸洽谈取得重大成果,浙江民营企业在论坛上与港方共签下过百亿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充分显示了浙港两地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和世界金融中心香港对浙江民营经济的认可。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浙商,来自法国、意大利、荷兰、阿根廷的浙商纷纷来港参加了此次盛会。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论坛上亲切会见了浙港两地青年企业家,并发表重要讲话,寄语新一代浙江民营企业家瞄准国际化,学习香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香港基本立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女士致辞;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主持论坛。由中国民营企业峰会组委会、香港中华总商会、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人民网等单位主办的“卓越华商民企新锐”评选结果也在论坛上揭晓,60位上榜企业家中浙江独占32席,马云、南存辉、李书福、胡季强等浙江优秀民营企业家榜上有名。着力于提升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国际化竞争能力的“浙江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培训工程”也在论坛上举行了开班仪式,全省40余位民企一把手成为首批学员。在今天的论坛上,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还同时发布了《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浙江民营企业出口比重和境外企业数均居全国之首,跨国并购成为浙江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模式,集群式海外发展已初见成效。

    浙江民营企业首次大规模组团赴港谋求国际化发展

    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香港·浙江周”今天在香港隆重举行。作为浙江最具活力的群体和金融危机中浙江经济的中流砥柱,马云、楼忠福、胡季强、冯亚丽、周晓光等百余位民营企业家将代表全省民营企业首次大规模组团参加这一盛会,谋求国际化发展。这是继去年西进重庆、新疆拓展发展空间之后的又一转型升级重大举措。

    浙港两地同为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也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作为中国内地最早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省份之一,浙江对外开放度较高,具有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与外贸出口战略,宽松的投资环境,使浙江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浙江最为耀眼的一张“金名牌”。浙江过去30年的历史,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部创业创新史。依靠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30年间,浙江由1978年至2008年,每年GDP年均增长13.1%,2008年人均GDP达6078美元。

    香港是是世界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拥有世界上最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泛的国际市场联系,拥有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的人才,对内地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香港已成为浙江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区,浙江在外投资的第二大地区,同时也是浙江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根据省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后,浙江省出现的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就是由港商投资设立的。2004年底,全省17793家外商投资的企业中,由港澳投资者投资设立的占到了32.3%;外商投资企业外方认缴的注册资本的338亿元中,港澳投资者占了37.1%;港澳企业在浙江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有656家,占总数的30.8%。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香港地区以155户新设企业数和180106万美元投资总额在浙江省投资稳坐头把交椅,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投资总额都排在首位。

    2009年,浙江经济虽然在大幅振荡后率先复苏,但仍体现出目前经济结构“抗震能力”较弱的问题。浙江的要素结构、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创新不足,产业升级缓慢,企业缺乏国际化发展的产业配套,又长期饱受贸易摩擦之苦,表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国际市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香港经济目前正逐渐从金融海啸阴霾中走出,经济实现谷底反弹。受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冲击,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在第一季出现7.8%的大幅收缩之后,在第二季即实现明显反弹,第三季继续改善。经季节性调整的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在第三季环比增长0.4%。香港的出口数字在十一月份也取得今年首次增长,商品整体出口货值按年升1.3%;另外,11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升逾11%,截至11月的三个月,零售业总销货数量则按季升7.3%。

    据浙江民营企业代表团领队、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会长、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介绍,此次浙港两支率先复苏的经济主力,在“2010香港·浙江周”上面对面交流,旨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两地高层会晤,进一步推动两地在经贸、金融、旅游和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浙江民营企业家代表团首次大规模组团参与这一高规格盛事,使香港政商界对浙江民营企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也获得了与当地政商界菁英对话的难得机会,可以借助香港国际经济特殊地位,为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为浙江的经济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赵洪祝寄语新一代浙江民营企业家瞄准国际化,学习香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今天的论坛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世界华商联合会、香港菁英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等香港工商界主要团体,香港基本立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女士,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长、香港中旅集团董事长张学武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中国)方方先生等政企名流,和浙江著名民营企业家马云、楼忠福、冯亚丽、周晓光、胡季强、王振滔、赵其法、宗谷音、庞青年、应正、郑经洁、张恩玖、凌兰芳等济济一堂,共话合作发展愿景。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会见了香港青年一代企业家之后,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拟):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大”:一是民营经济大省;二是制造业大省;三是市场大省;四是外向型经济大省。在逐步形成的全新经济格局中,浙江需要全面推动现代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香港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业运作经验丰富,两地合作发展的空间巨大。以新一次的“香港·浙江周”为契机,浙江再次来到香港,旨在寻求两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交流合作和共进共赢,特别是浙江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们要瞄准国际化,多向香港企业家学习。

    学习香港,全力打造浙江统一开放的市场新环境。香港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之一,浙江目前已建成了国内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但与香港相比,我们要承认差距,见贤思齐。我们要继续加快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进程,建立一个符合市场主体多元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诚实守信的完备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要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增强经济运行的活力与效率,推动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香港,全力提升浙江企业的国际化新视野。香港作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桥头堡”,对于渴望国际化的浙江企业,香港可能是最适合设立海外总部的地方。目前,全球超过3800家企业在这里设立地区总部,而其中只有270家是内地企业。这个数字表明内地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浙江企业希望加速实现国际化,让别人更快接受你是一间国际化的公司,学会利用香港将会事半功倍。

    学习香港,全力构筑浙江特色的人文新环境。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乐观向上、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凭着这种精神,香港以变应变,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的路程,缔造了东方之珠的繁荣。香港精神凝结着中西合璧的文明成果,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浙江人文精神中可以汲取的一笔宝贵财富。

    香港是国际化发展的向导,浙江是外向经济的先驱。我们由衷地希望香港工商界、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浙江的改革发展,关注和宣传“2010港澳·浙江周”的各项活动和成果,在发展上给我们支持,在改革上帮我们鼓劲,在开放上帮我们搭桥,在促进交流与合作上帮我们出力。

    浙港合作历史悠久、成绩斐然

    据了解,自2004年CEPA实施后,浙江是第一个去港的省份。浙江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协议,推动浙港两地紧密型的经济合作,互补,加强招商引资。浙港两地同为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拥有独特的优势,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互接性。

  ——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较高的收入水平,给香港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浙江也可借高度国际化的香港,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

  ——浙江有“市场大省”之称。香港是国际服务业中心,在亚洲地区拥有最多的国际商业联盟和地区总部,活跃着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商贸人才。两地在这方面优势互补,既可促进浙江商贸水平的提高,也可使香港更好地通过浙江这一商品集散地,扩大在内陆的市场容量,增加贸易机会。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块状特色产业,是浙江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一批特色产业区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香港在工业生产管理、产品设计、人才管理培训、信息交流、市场拓展推广、科技应用等方面,具有高度发展的丰富经验,既是世界服装、玩具、钟表等轻工产品的加工出口基地,又是全球最大的转口贸易商埠。浙江可吸收香港一些项目以及技术、管理和人才,提升产业结构;香港则可利用浙江的加工工业基础,延伸和发展自己的加工贸易。

  ——浙江海洋资源丰富。拥有以宁波港为代表的港口群,还有普陀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香港是世界航运中心,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又是亚洲国际都会、“活力之都”。两地在发展港口经济与旅游休闲业的合作方面前景良好。

  ——浙港两地“人缘”关系密切。香港有30多万的浙籍同胞。多年来,浙籍同胞对浙江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项事业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目前在香港,有许多浙籍同乡会和联谊会,这种“人缘”关系给浙港合作带来了更多机会。

    近年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立足本职,积极促进民营企业与香港合作也取得了显着成效:

    ——降低准入门坎,鼓励港澳居民来浙创业。2005年1月,香港居民陈金霖从浙江省工商部门领到了自CEPA补充协议生效以后的首张由港澳居民在内地开设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允许港澳居民在内地全境申办个体工商户,事关支持港澳两地的经济发展,事关促进港澳两地的社会稳定,是内地市场准入方面的一个突破,是CEPA协议中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目标的具体体现。港澳地区与浙江的经贸合作从此翻开新的篇章,也为浙江个私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并成为浙江个私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加大民营企业的浙港合作,引导浙江民企走出去,拜香港为师。2007年10月,“投资香港深度行”活动先后来到杭州、宁波两地。500多浙江民营企业受邀参加了主题为“立足香港,迈向国际”的投资介绍会。据香港投资推广署统计,截止2007年8月底,投资香港的宁波企业已达83家,总投资额约合3600万美元。2009年6月8日至9日,作为第七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民营企业峰会组委会、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市隆重举行了“中国民营企业西南峰会暨渝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与会中外代表就民营发展新空间与重庆发展新方向、金融风暴下中国金融实务与民营企业融资创新、香港现代服务发展对重庆的借鉴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加强浙港品牌国际化合作。近年来浙江省工商部门联合浙江民营企业举办了一系列浙港品牌对话活动,促进民营企业走品牌国际化道路。2005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决策,并确定2005年为浙江品牌建设年。浙江省工商局、香港文汇报推出“品牌浙江”专题系列报导,并举办“品牌企业品牌论坛”,论坛邀请了香港著名的品牌企业及品牌运行专家与浙江民营企业交流,两地专家就民企遭遇的内忧外困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运用金融工具和创立自主品牌,促进浙港两地纺织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争取给民企带来更多的商机。2008年4月23日,围绕浙江企业面临的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劳动力成本增加、外向型企业出口困难等问题,意在讨论如何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提升浙江企业竞争力的浙港两地“品牌对话、创新对接”座谈会又在杭州拉开帷幕。香港华商联合促进会由梁爱诗女士、许荣茂先生等二十余位香港知名企业家组成访浙团,与浙江的十二家民营企业结对,共同分析探讨在一体化形势下,浙江的企业如何借鉴香港等地的国际化经验及优势克服低端竞争和外向型的瓶颈,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加快品牌培育提升,增强浙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此次座谈会的举办为浙江省外向型企业尽快脱离身处的困境具有积极意义,并进一步提升了全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一体化竞争的能力与水平。

    今天,香港特区政府与浙江省政府又联合在港举办“2010香港·浙江周”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两地高层会晤,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在经贸、金融、旅游和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浙江民营企业现场签约过百亿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浙港工商界代表在现场举行了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浙江民营企业共与港方签订了价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合作项目。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如香港方汇创国际有限公司与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60万吨纺丝化纤项目(20亿元),香港明华置地有限公司与杭州明华置业有限公司的瓜沥名港城项目(10亿元)。此次签约的项目涉及高新技术、房地产、商贸流通、纺织、能源、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建材及特种材料等行业,充分展示了浙江民营企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积极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取得的成果。

    卓越华商民企新锐榜单揭晓,浙江上榜企业过半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冲击犹在、贸易出口风向不稳的关键时期,有些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找到出路,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走上了末路。“国进民退”的传言沸沸扬扬,更让中国民营企业面临信心缺失的重大难关。值此关键时刻,民营经济需要政策扶助,更需要领路明灯,需要创新变革,需要典型引领,需要全社会为之加油鼓劲。

    为全面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新锐的风采,展示全球金融危机下民企新锐们突围前行、转型升级、率先复苏、科学发展的努力,扩大民营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加深民营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沟通,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激励全国民营企业奋发图强,引领民营经济新飞跃,前不久,中国民营企业峰会组委会、香港中华总商会、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以及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人民日报官方网站人民网四家机构共同推出了“卓越华商民企新锐”调查活动,并在人民网开辟专栏,启动网民投票评选活动。

    此次“卓越华商民企新锐”的调查对象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民营企业;二是近年来新兴的民营企业后起之秀;三是新行业新领域新经济的民营企业代表;四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逆势上扬的民营企业代表;五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乐做社会善事、品德高尚的青年民营企业家。

    整个调查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初选,由主办单位根据企业近两年的销售额、利润指标、税收贡献率、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创新指数、舆论评价、社会责任、慈善事业、企业家个人品德等调查参考指标,从全国现有符合考察条件的民营企业家中筛选出100名,作为“卓越华商民企新锐”候选人。第二阶段是网络投票,在人民网开辟投票专区,发布100名候选企业家名单,接受来自各方网友的热烈评选。网友根据主办方设定的调查对象条件、调查参考指针等进行综合测评,从100名候选人中选择60名。截止1月9日,共有316708人次参加了网络投票。最后阶段是专家审定,根据网络投票结果,专家最后审定,最终得出“卓越华商民企新锐60强”名单。

    60强最终花落谁家 今天的论坛上,评选结果在万众期待中由人民网常务副总裁廖玒先生和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琛先生揭开了谜底。在这份榜单中,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万向集团公司总裁鲁伟鼎、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楼忠福、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成、正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都脱颖而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占了32席(名单附后),超过半数。这也印证了浙江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和民营经济大省的实力和风采。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梁爱诗女士以及主办方领导为获得“卓越华商民企新锐”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进行了颁奖。

    浙港启动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培训工程

    5年前《财富》的评价标准改为“总收入”,把“工业500家”和“服务500家”合并为现在的世界500家。这标志着一个深刻的变革: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从传统的三个产业的分工,走向后工业化即信息产业时代。许多公司信息服务业的产值已经超过其工业产值,使传统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煤炭、钢铁、水泥、化纤、化肥、电视机、棉布、电力、原油和合成橡胶等产量都已进入世界前5位。虽然有这样大的产量,在国际竞争舞台中,我国的企业却没有确立应有的地位。中国的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面临日益激烈的来自全球的竞争,同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组织结构和消费行为,如何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中生存、成长、壮大是对每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挑战。

    第三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的消息指出,据世贸组织(WTO)秘书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WTO成员对我国共发起250起反倾销调查,超出2008年全年的212起,主要针对金属制品、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在贸易摩擦成为常态的当下,站在出口第一线的浙江企业再受重创。去年9月的“轮胎特保案”中浙江企业就已损失惨重,即使赢得了美国对我碳钢紧固件“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但随后美国商务部又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其中,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遭遇最严厉“报复”,被课以最高的惩罚性关税。其他大部分企业,则被课以13.2%的惩罚性关税。据悉,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在随后的11月,迪拜世界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投资迪拜房地产的浙江商人又是首当其冲,温州、台州等地十万浙商损失近半,粗略估计超过20亿元。

    为帮助民营企业家准确洞察国际经济走势,在把握发展先机的同时又能防患于未然,“浙江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培训工程”在今天的论坛上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该工程由政府牵头,聘请国内外一流经济学教授和成功企业管理者,着重从创业系统、知识管理、协同创新、虚拟团队、商业模式、微利经济、国际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为浙江民营企业家灌输最新国际竞争理念,全省40余位民企一把手成为首批学员。据悉,今后该工程还将根据行业特征和企业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在5年内培训上千名企业高管,以期为企业提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支撑。这是浙江着力培养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项重大工程。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揭示国际化趋势

    浙江省工商局、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还在今天的论坛上发布了首个《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生产、成长与发展的能力,又可称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包含贸易(出口贸易)竞争力和境外投资竞争力,而在竞争中,往往都涵盖了研发创新和品牌等竞争力。

    根据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报告》构建了包含贸易竞争力、境外投资竞争力、自主创新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外贸竞争力优势、境外投资活力优势、创新产出竞争力等8个二级指标以及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基于“问题导向”、“政策导向”、“转型导向”、“技术导向”四个层面,全面评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境外投资、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能力上的竞争优势,认为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报告还深入剖析了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障碍因素,并相应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呈现出了以下多方面的特征: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1-11月,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达到65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的55%,是浙江省出口贸易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在全国各省(市、区)名列第一。

    ——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企业数列全国第一。截止2009年11月,浙江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企业数共计405家,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2009年1-11月,浙江省境外投资总额达到11.2亿美元,中方投资达到10.4亿美元,双双超出“十五”期间历年总和,较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21%。单个项目投资额分别为215.6万美元和201.6万美元,同比增长36.8%和39.7%,位列全国前茅。同时,多数企业投资到了国外的资源能源型行业,在投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升。

    ——以专业化产业区和专业市场为载体的商品出口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对外开放中,始终以“块状经济”为依托,浙江省拥有年产值超亿元“块状经济”区块601个,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64%。

    ——建立在丰裕企业家资源优势上的对外贸易。截止2009年11月底,浙江私营企业达56.9万家,每万人中企业家人数达111.2人,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从而弥补了自然要素资源稀缺的劣势。

    ——体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出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本身基于浙江的比较优势,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又进一步强化了浙江省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

    ——以境外合作区

协会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255号21楼(开天大厦) 邮编:201620   服务热线:86-021-54483595 电话:021-54483595 传真:64828403 网站地图 网站管理

协会邮箱:sata54483595@126.com   银行账号 开户名:上海铝业行业协会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 上海 杨浦支行   账号:3100 1510 6000 5562 0956

上海铝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铝业网 沪ICP备12044181号